從今年年初開始,受疫情影響,各界圍繞企業減負出謀劃策,取消住房公積金的議題不斷被推上風口浪尖,引發輿論熱議。
住房公積金制度在1994年由國務院頒布并逐漸向全國推行,它是特定歷史環境下住房制度改革的產物。截至2018年末,繳納公積金的人數為1.4億,住房公積金總額為14.6萬億元,提取總額為8.8萬億元,繳存余額為5.8萬億元。
關于公積金的存留問題,不同的人給出了不同的意見。支持者認為現在住房公積金制度存在的意義并不大,并且在制度公平上存在問題,取消則可為企業減負。他們認為:
1) 房地產早已市場化,商業銀行已成為提供房貸的主體;
2) 公積金繳存比例差異大,不能體現公平性,具體可表現有的人能靠公積金買套房,每個月幾千塊,有的人公積金按最低比例繳存,每個月只有200多塊;
3) 公積金的積累速度遠跟不上房價漲幅,大部分購房者很難使用公積金貸款來滿足購房需求;
4) 公積金在使用和提取方面也有不少限制,不少人更注重現時的享受,他們希望代由工資組成部分發放。
而反對取消公積金的人認為,取消住房公積金制度則意味著動了工薪階層的“蛋糕”,損害了大部分工薪階層的利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認為從效率和公平兩個角度看,公積金的表現并不很差。
1)公積金受益率比較高,并且2018年平均每筆高達40萬元。
2)公積金貸款利率低,五年期以上3.25%,比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基準利率低1.65-2個百分點。
3)公積金覆蓋面逐漸擴大,私企繳存職工占比不斷提高,截至2018年,公積金實繳人數1.44億人,新開戶的1990萬人中私企占50%。
4)公積金透明性很好。在全國的繳費型和非繳費型福利制度里,這是透明度最高的。
事實上,住房公積金制度在解決職工住房問題、減輕購房負擔、增加職工福利等方面的確發揮了重要作用。一位在深圳貸款買房的白領人士表示:“當初買房的時候希望流程快一些,只用了商業貸款,后來經銀行貸款經理提醒,把一部分轉為公積金貸款,每個月的還款額少了好幾百塊,而且大概有1/3的還款額用每個月的公積金抵扣,負擔小了不少?!?/span>
1) 公積金可用于購房貸款、給首付以及還房貸;
2) 公積金可用于支付房租、裝修和醫療費用;
3) 住房公積金通常是個人和單位按照1:1比例等額供款,公積金繳存金額越高,個人就享受到了更多來自單位的福利;
4) 公積金能在退休時一次性取出,作為養老儲備金使用;
5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在完善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體系中,明確提到要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改革住房公積金制度。 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認為中央明確了改革公積金的提法,首先是對取消公積金的一個否定。而在鄭秉文看來,公積金改革的思路有四:
一是提高統籌層次,加強地區間互融互通,提高收益率;
二是整體改制為國家住房公積金管理公司,成為獨立法人的非銀行金融機構;
三是改組為國家住房銀行;
四是與企業年金合并。
至此持續數月的公積金存廢之爭或將畫上一個句號,公積金改革的步伐也會逐漸加快。
文章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